战“疫”日记 :坚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
时间: 2月13日
地点: 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
记录人:胡馨元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)
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,应志存高远,勇于奉献,践行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,我心系武汉,每天关注着前线疫情动态,希望能到前线做贡献。当收到《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(医疗救治组)》通知时,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样,毅然决然地填写请战书,请求到前线支援武汉医疗救治工作,如今如愿以偿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1名医疗队同事一道,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参与驰援工作。
2月8日成主任带队前往武汉协和西院区接管两个呼吸重症病区,由于我是心胸外监护室护士,便主动申请接管病房里的危重症患者,因这些患者病情重,变化快,需要时刻观察病情,监测生命体征,特别是呼吸,血氧饱和度等变化,做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处理的“哨兵”,这需要我们扎实的专业基础。大部分患者用无创面罩吸氧,病情危重,行动不便,每当他们喝水,吃饭,咳痰时,我和同事都需要协助他们。
目前已经工作七天了,同样的工作,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。记得一位姓李的大叔正在做无创面罩接呼吸机治疗时,突然烦躁起来,我马上帮他松开面罩减轻面部受压,他着急的跟我说:“医生,医生,我憋得难受,我想小便,就是尿不出来”。通过初步触诊体查,我立即告知管床医生具体情况。并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,一共引出了500ml尿液,大叔的情绪终于安静下来。
不少患者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助,并问我们不害怕吗,为什么来这里。我对他们说,身为医务人员,到祖国需要的地方,义不容辞。
承受压力才有动力。参与所有救治工作都必须做好三级防护,确保医务人员自身安全,因此每天在工作中都必须承受防护服的闷热,护目镜以及N95口罩对面部、鼻梁、额头的挤压,工作中时常会感受到一阵阵挤压的疼痛,总是习惯性的想去触碰。但我深知污染区内病毒无处不在,我克制着自己绝对不能触碰护目镜和口罩,必须坚持到下班。刚开始穿防护服会出现呼吸快,胸闷,甚至呕吐,现在已逐渐适应这样的工作形式。
我们是一群平凡的人,从事着不平凡的工作。虽然目前还是困难重重,但我们绝不后退,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坚守,直至病毒的雾霾散去!
整理:张洁 冯月蓓
指导:陈利芬 陈玉英